2019/11/18
2019/7/11
生態區建置過程紀錄
目前生態區的狀況跟創始時不一樣,現在的問題是長得茂密,沒人力處理,因修剪不足,空間遮蔽不通透,看不到在裡面活動的小孩所以不安全, 下課小孩不能去玩,從一開始小孩可以在裡面遊玩,到現在已成為展示區。
因雜亂大部分的人不敢進入,大家都怕蟲,怕蜜蜂,帶去上課的次數少。
種一堆香蕉,以前會讓小孩看摘香蕉吃香蕉,現在也沒這類活動,與小孩的教育關聯性低,但佔掉小孩的活動空間,學校應以學生為主,為了不讓他們破壞種植的植物,不讓小孩進去,真的是本末倒置,
食農教育一部分有學生參與,一部分是老師種菜,沒學生參與,參觀的學生也很少,也失去教育意義,但這塊生態區占掉校園的一大塊,還是建議做球場,擴大學生的活動場地,當初真的應該建活動中心的。
生態區上課的人少,小孩下課也不進去了,還是建議蓋房子或做球場,把地還給學生
進行方式:
序曲 剝落的水泥塊代表一棟海砂屋(忠孝樓)生命的結束,歷經兩位校長及三位總務主任, 終於於九十七年一月下旬動工拆除,在莊校長的堅持下,刨除硬冷的水泥及柏油,留出 一片可供大地呼吸的新土地,自設計開始便朝向以現有地上物進行規劃,除無法避免外 不增添任何人為製品,包括生態池的底部也由原來的不織布防水層,改為由黏土構成的 牛踏層;施工中地下水的湧出雖是預料中,但也足足讓建築師傷透腦筋,請來濕地專家 ,一度期望利用地下水升降形成潮汐(本校處淡水河流域),讓生態區成為更天然的濕地 ;前後花了近四個月的時間,一片充滿新希望的土地方得以誕生。 首部曲 廠商除將原有花木依設計歸位外,瞭解校方需求,非常樂意協助,捐贈種植六百株 杜鵑花及十餘株果樹喬木,本校亦向縣府苗圃申請數十株喬木苗植栽,形成初步生態區 ;水生植物池的匱乏,跑遍新竹、桃園、宜蘭各地蒐集近二十餘種沉水、浮水、挺水植 物,加上諸位老師的捐贈,讓區內物種更為豐沛。 水生池的最大困擾便是池水無法流動,除就地形構建排水溝外,更由校長及張博倫 會長領軍,至來回百餘公里外的福隆,如迎親般帶回五百條蓋斑鬥魚放養,以防蚊蟲茲 生,所幸各種考量都有成效,至今除水質有局部優氧化(已有水棉產生),大致已是成功 的人工濕地,另得感謝林怡采及施麗美老師帶領該班學生協助完成該池牛踏防水層,不 過相信那些學生應留下美好的回憶。成果描述:
二部曲 九十七學年度新生開學日,事前在校長的運籌帷幄下,計有林瑞彬代表等十餘人捐 贈十四棵較大型喬木,配合縣府一生一樹活動,在陳幸進議長及教育局劉和然局長帶領 下由新生各班及捐贈者共同植下新希望,同時亦為這片土地命名「森園」並豎碑,取其 未來樹木濃密之意。全校植物建立識別牌,更具教學效果。實施心得:
校園的永續經營沒有謝幕,只有不停的持續進行,校本課程的融入讓師生更瞭解我 生長學習的這片土地,追逐粉白蝶、觀賞地上蜘蛛、畫著滿頭黃花風鈴木的學生們,他 們已經學習到某些學校學不到的東西;您嚐過三重國小生產的龍眼、香蕉嗎?您看到連 續開花六、七個月的香水蓮?吃過芋頭看過芋花嗎?到森園走一走,已是第二代的波斯 菊有近百棵躲在草叢中,有三、四株開著花等您,白千層幼苗也悄悄露出頭來,杜鵑、 黃金風鈴木、金銀花、三色菫、矮牽牛、金盞菊更是搖曳生姿,去走一走吧!但記得「 草地長青,腳下留情」。學習者心得:
三部曲 校內及家長的努力終於獲得肯定,年前曾提報綠拇指計劃,在耕耘間,國際珍古德 協會派員至校現場勘查,瞭解師生的共同努力後當場決定由臺灣美商莊臣公司每年贊助 成立的綠拇指學校,97年度以本校為執行地,當日數十位企業人士與本校五年四班學生 及十餘位老師捲起袖子在森園裏植下千餘株灌木及喬木,豐富森園的生命。
108.7
目前生態區的狀況跟創始時不一樣,現在的問題是長得茂密,沒人力處理,因修剪不足,空間遮蔽不通透,看不到在裡面活動的小孩所以不安全, 下課小孩不能去玩,從一開始小孩可以在裡面遊玩,到現在已成為展示區。
因雜亂大部分的人不敢進入,大家都怕蟲,怕蜜蜂,帶去上課的次數少。
種一堆香蕉,以前會讓小孩看摘香蕉吃香蕉,現在也沒這類活動,與小孩的教育關聯性低,但佔掉小孩的活動空間,學校應以學生為主,為了不讓他們破壞種植的植物,不讓小孩進去,真的是本末倒置,
食農教育一部分有學生參與,一部分是老師種菜,沒學生參與,參觀的學生也很少,也失去教育意義,但這塊生態區占掉校園的一大塊,還是建議做球場,擴大學生的活動場地,當初真的應該建活動中心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