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9/14

學校這片生態區,能留多久

 

 

2012/04/15 13:53

分享

clip_image001

學校這片市區靠馬路近捷運站的空地太吸引人,曾有停車場提案、也有活動中心提案、風雨操場提案......,要留一片做環境教育的生態區很困難。

市區學校學生親近大自然的機會不多,學生一年能出去校外教學幾次?

我的植物相關課程、昆蟲及植物照片,來源就是這片亂亂的生態區。

網路文章摘要

筆者發現校園學習棲地的概念,非常適合作為推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環境教育,校園的境教育不再只是到野外的戶外教育,校園本身就提供了這樣的功能。Project Wild的校園棲地改善計畫指引(1993)就指出校園是協助學生學習的場所,也是社區居民的活動中心,但是經營管理者卻常為了教育活動而將校園經營管理成水泥、柏油的人行道與停車場、平坦的草坪與少數的灌叢,以及水泥或瀝青材質的運動遊戲場,猶如植物之沙漠一般,於是提出了改善校園棲地的計畫方案(Schiff & Smith-Walters,1993)。於是經過一年的嘗試與努力後發現校園學習棲地的型態可以是有形的,例如生態水池、枯木區之營造、荒草區的保留等學習棲地營造;它也可以是無形的,但卻是存在的,例如種櫻花、擺木椅之學習活動。師生可透過營造校園學習棲地之學習與學校生活完全結合之進行場域營造,並能共同學習成長,並據此提出心態準備、展開調查、棲地清單、尋求資源、發展棲地與回饋修正等六個循環步驟的校園學習棲地教學歷程的風扇模式